长城汽车近期举办了一场名为“Hi4 Talk嗨聊会”的技术对话活动,该活动的第一期正式拉开帷幕,吸引了众多汽车技术爱好者的关注。在这次对话中,长城汽车的首席技术官吴会肖和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超,详细阐述了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的独特优势,并针对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——为何长城选择了Hi4而非增程式技术路线,给出了详尽解答。
吴会肖强调,混动技术的真正考验并非日常平稳驾驶,而是在急加速、高速超车等极限工况下的表现。Hi4技术通过电机与发动机的智能协同工作,实现了动力响应的迅速提升和动态表现的稳定性增强。相比之下,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场景下动力表现往往不足,因为其动力完全依赖于电机。而Hi4则结合了发动机的高效直驱,提供了更为均衡的性能输出。
针对用户对于Hi4技术复杂性的担忧,吴会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进行了解释。他指出,增程式系统让发动机长期处于单一的发电模式,就像一个人总是使用同一块肌肉,容易导致疲劳。而Hi4技术允许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切换角色,反而能够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。这一观点在今年的懂车帝冬测中得到了验证,搭载Hi4性能版的魏牌蓝山在极寒续航和冰雪赛道两项挑战中均夺得冠军,充分证明了Hi4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。
吴会肖还强调了四驱系统的重要性。传统四驱系统由于成本和能耗问题,在中国家用车市场中的占比仅为5%。然而,随着城市道路环境的复杂化和自驾游的普及,四驱系统的安全性和通过性优势愈发明显。Hi4技术的出现,打破了传统四驱系统高成本、高能耗的局限,通过前后双电机的布局,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四驱功能,并优化了能耗表现。
值得注意的是,Hi4并非一项单一的技术,而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,包括Hi4(中型车)、Hi4性能版(中大型车)、Hi4-Z(泛越野)、Hi4-T(强越野)和Hi4-G(重卡)等多个版本。这种细分化的布局,体现了长城汽车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深刻洞察。长城汽车认为,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,Hi4技术的目标正是让四驱技术从“小众高端”走向“大众普及”。
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单纯比拼续航或加速已不足以定义技术的领先性。Hi4技术所代表的是一种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适应多元场景的技术路径。这场“Hi4 Talk嗨聊会”不仅是一次技术科普活动,更是长城汽车对行业趋势的一次清晰宣言。长城汽车认为,未来的混动技术必须兼顾性能、效率和全场景适应性,以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。
文章采集于互联网